冬季養生小常識 牢記把握十個點原則
【導讀】冬季是一年當中最寒冷的季節,此時草木凋零,萬物生機皆閉藏潛伏,晝短夜長,人體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于內,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的閉藏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把握十個“點”能夠保平安。
早“點”睡
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古人主張人們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因此冬季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利于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立冬后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要注意保暖,多曬太陽,外出注意防寒,減少冷空氣對身體的刺激。
出“點”汗
冬季屬陰,養生應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祛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其不能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這樣“暖”是達到了,但是“暖”過頭了,反而容易引發病癥。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北方冬季一周洗澡一次是比較合適的。至于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泄氣,有悖于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護“點”腳
冬季健腳即健身。人們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干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有條件的話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促進血液循環。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用心護“點”腳,冬季養生才能事半功倍。
防“點”病
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寒冷還會誘發心肌梗死、中風的發生,使血壓升高和潰瘍病、風濕病、青光眼等病癥狀加劇。因此,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調“點”神
冬天寒冷,易使人身心處于低落狀態,感到壓抑。要改變情緒低落的最好方法就是活動,當然要因人而異,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跳舞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冬季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通“點”風
冬季天冷,有些人喜歡緊閉門窗或蒙頭入睡,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因為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要嚴重數十倍,人們應注意經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除了白天要開啟門窗,讓空氣對流外,晚上也應開小氣窗通風。
多“點”水
有些人可能認為,冬天人的活動減少,而且一般來說也不會感到口渴,因此不太需要喝水,這種認識其實是錯誤的。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仍然需要水分滋養,這樣才能保證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不少于2000-3000毫升。
飲“點”茶
茶是人的最佳飲料之一,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綠茶還能防癌抗癌,對人體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長期從事計算機工作的人更應常飲茶。但是胃病患者或是貧血服藥者不宜喝茶,尤其是濃茶。
喝“點”粥
營養專家提倡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常吃此類粥具有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糯米紅棗粥、八寶粥、小米粥等最適宜。此外,還可常食可安神養心的桂圓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蘿卜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潤肺生津的銀耳粥等。
進“點”補
冬季養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進補。進補包括食補和藥補兩類,食補方法因人而異,一般陽氣偏虛的人,可選羊肉、雞肉、狗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對于不宜生冷又不宜食燥熱的人,可選用枸杞子、紅棗、核桃肉、木耳等;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切不可全家上下齊進補。
掃一掃,轉到手機閱讀: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早餐健康吃法 最實用的排毒早餐
我們身體的疾病,大都是因為我們體內毒素長久積累。不管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癌癥,幾乎統統都是毒素長期累積的結果。如果我...
秋季養生 為冬季儲備健康
秋高氣爽,各種果蔬開始陸續上市。然而,究竟哪些食物最有利于秋季養生呢?美國《健康》雜志最新載文,刊出“秋季13種超級食物...
5款地毯巧搭讓家“暖暖”的
地毯從來不是家里的必需元素,但卻是冬日溫暖的重要來源。毛茸茸的地毯,視覺上的熱烈圖騰讓溫暖感倍增,觸覺的溫柔更是升溫王道...
神奇收納 廚房也能如此美(1)
最怕廚房臟亂差,適當增加以下收納功能,原來廚房也可以如此美。吞吐量暴增的神奇收納廚房也能美得你心癢癢吞吐量暴增的神奇收納...
花園DIY技巧 小資情調隨手打造
花園是鮮花和綠樹的家園,在設計花園時千萬要小心不要破壞原有的規律和美景,要將一切都融入到自然中去,讓人置身其中能感受到大...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