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經驗”保護創新尊重人才
江蘇省南通市位于長江入海口北側,與上海市和蘇州市隔江相望,是中國的家紡產業集聚地之一,擁有通州志浩、海門疊石橋兩個地域相連的家紡產品專業市場,一個賣面料,一個賣成品,經過10多年的發展,兩大市場占地150多萬平方米,可容納1萬多個鋪位、8000多個商戶。去年年成交額達480億人民幣,被譽為中國家紡產業的 “航空母艦”,成為繼美國紐約第五大道和德國法蘭克福后的世界第三大家紡中心。
上世紀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和市場經濟的興起,在南通一個由當地農民自發組織的布匹和床上用品集市志浩市場悄然而生。據南通市版權局局長范平介紹,當時這樣一個“草根市場”,農民們露天設攤,無序運作,爭奪花型的侵權盜版行為層出不窮。“一種花型賣遍整個市場”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到了90年代,招商引資漸成潮流,臺灣商人林氏兄弟到市場做布匹生意,又創辦了東帝興實業公司。林氏兄弟倆從臺灣帶來10多個漂亮、新穎的花型,一時間生意火爆,開業一個月就賺了幾千萬元。當地農民開始一窩蜂模仿,并以低價傾售印有侵權圖案的印花布。
林氏兄弟的生意一落千丈,于是他們出示了在臺灣注冊登記的版權證明,農民商戶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兒:什么版權不版權的,自古以來我們都是這么干的。
農民布商和外來客商的抄襲糾紛引起了國家、省版權部門和南通市政府的重視。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認定,印在布面上的花型也屬美術作品,也有版權,應該受到保護。
此時,南通市版權局卻意識到:保護臺灣的印花布圖案著作權,從局部看是保護了一家的利益,但從全局看是保護了創新,保護了整個市場。版權將是南通家紡市場發展的關鍵因素,而要使版權保護工作順利開展,關鍵在于觀念的轉變。
具有超前國際眼光的市場管理者,分別于1997年和2002年在中國南通家紡城和疊石橋國際家紡城成立了版權保護辦公室,成為全國第一和第二家鄉鎮級版權管理組織。
與此同時,全國第一家設在市場的知識產權巡回審判庭、全國第一家農民美術圖案研究設計所、全國第一家農民版權貿易交易所相繼落戶,交織成“民間自發維權、行政保護、司法介入互相融合”的版權保護與交易體系。13年來,兩大市場累計受理印花等作品2.8萬余件,調解查處版權糾紛2000余起,挽回權利人損失約13億元。
版權管理促進了自主創新,激勵了創新創意,催生了家紡市場的設計產業。1996年,家紡市場上只有100多個花型,現在猛增到5萬多個新花型。目前,南通家紡市場有專業設計人員近5000人,而10年前,整個行業里設計師不足100人;有民營花型設計所50多家,每年推出3萬個新花型面料,引領全國印花布新潮流。
南通盛世王朝家紡設計工作室創始人劉翠告訴記者,以往設計師設計出新花型,很快被仿冒,現在有了版權保護,我們可以發揮想象,大膽設計,登記后就不怕被翻版了。
一些經營戶將這種“一條龍”式版權保護制度比喻成“護身符”,說有了這樣的“定心丸”,再也不怕“李鬼”滋事了。“版權保護是我們的財神爺。”
南京財經大學教授崔有認為,版權保護不僅促進了南通家紡市場的發展和壯大,還促進了市場的提檔升級和不斷創新,可以說,南通是“保護了一只花型,壯大了一個產業,繁榮了一個市場”。
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王自強說,南通家紡版權管理的經驗就是一個故事,它生動講述了一個自發、無序、低水平的布坯市場在發展成為自覺、規范、高效的家紡城過程中,版權保護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同時也是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智力勞動成果。
掃一掃,轉到手機閱讀: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