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是設計生長的“土壤”
2月16日,正在巴黎參加法國texworld面料展的廣東健業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閻華英發出了一條微博,“巴黎展會的規模越來越小了,歐洲同行那是真心想轉型降級呀!拉著我出主意,怎么樣歐洲設計銷售,中國制造生產,恨不得馬上把機器運到中國來,他警告我,他的今天可能是我的明天呦,于是我也覺得有些坐不住了”。
究竟是什么樣的明天會讓閻華英坐不住了?
從網友福若途的回復可以看出點眉目,“沒有生產基礎的設計,大約10年就有點紙上談兵的味道。有了生產10年的經驗,設計就不是問題,10年后就是中國主導了。中國有人,勞動密集型生產這個優勢不會在中國短時間內消失,至少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看不到優勢的消失,可以大大方方地引進生產線去生產”。
針對福若途的這段評論,閻華英在回復中道出了她的感想:“生產是設計生長的‘土壤’。”
如果舍棄掉制造生產這一中間環節,設計真的會因為沒有“土壤”的滋潤而失去生命力嗎?
國內某女裝面料企業技術總監在聊到如何制訂年度面料產品開發計劃時,提到了“產業鏈整合的技術特色”這幾個關鍵字。企業會去關注并收集仿絲織造整理技術、提印結合技術、定位織印技術、織造與后整理結合特殊風格處理技術等,以此來作為新產品開發的重要技術支撐。“我們想讓客戶感受到科技創新的成果,提升下游服裝品牌的科技含量,從而提高新產品開發的成功率”。
試想一下,是不是擁有了新的技術資訊,就可以將其自如地運用在新產品的開發中?
當然不可否認,在開發新產品時資訊的重要性,包括流行趨勢的信息、新材料的信息、新設備的信息、新技術的信息鄧,目前國外紡織企業在掌握第一手資訊方面還是擁有一定的優勢。而閻華英的微博卻直接點出了一個問題,脫離了實際操作的環節,產品也會逐步遠離實際市場的需求。
這個擔憂其實并不難理解。筆者也有自己的親身體會。剛畢業在一家服裝企業從事新產品開發工作,當時的部門領導說了一句至今讓人印象深刻的話,“來到企業一切都得從頭做起”。于是在最初的三個月里,筆者到縫紉車間親手去做樣衣,襯衫、裙子、西裝褲、棉服、羽絨服……并下到工廠去跟單。
設計是靈感的迸發,是創造性的工作,但它也需要落地,扎根行業。在實踐中成長,對于一個人是這樣,對于一個企業同樣是這樣。
掃一掃,轉到手機閱讀: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