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模式成棉花未來發展方向
2012-11-27
河南省秋季農作物陸續進入收獲末期。作為河南省主要農作物之一的棉花也基本采摘完畢。日前,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河南省今年的棉花無論是品質還是產量都在上年的基礎上有明顯的提高。河南省今年棉花又獲大豐收。
在豐收之后,人們或許會更多地關心作為國家重要戰略物資和農民重要經濟作物的棉花,是否會出現“棉賤傷農、棉貴傷企”現象?今年的棉花又將如何在價格矛盾中尋找平衡點呢?
交售過半棉價與棉農預期有差距
眾所周知,棉花的豐收離不開其生長期的氣象、管理以及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在談及今年河南省棉花收成時,省棉花協會副秘書長魏勇證實了這一點。他告訴記者:“前期的澇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河南省棉花的生長;不過到了關鍵性的后期,天氣較為干燥晴朗,對于河南省棉花的開裂、吐絮很有利。
再加上棉農今年對病蟲害的防治得當,所以河南省今年棉花畝產較上年增加100至200斤,而且質量也大幅提高,纖維短、白度差的僵瓣棉數量明顯減少,這樣自然賣價也就不錯,目前全省一半的棉花都已經交售完畢。”
在國家優質棉基地縣新蔡縣,記者見到了當地種棉大戶王漢成。當問及今年棉花產量的時候,老王告訴記者:“我一共種了差不多10畝棉花,收成很不錯。由于我有著多年種植棉花的習慣和經驗,再加上當地農技部門的技術指導,我家1畝地子棉產量大概在220至300公斤。”
不過,老王告訴記者,由于當前棉價與自己的心理預期有差距,所有自己的棉花只賣了一部分。“我還留了一部分棉花準備等等再賣。”老王說,“我們村很多人的棉花都沒賣完,想等等價錢高了再賣。”
隨后,記者走訪河南省多個棉花主產區發現,由于當前棉價沒有達到農民心理預期,棉農惜售現象十分普遍。
“現在棉花價格大概在每公斤8.3元左右。”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秘書長李秀明說,“由于棉花種植用工量大、勞動強度高、機械化程度低,再加上今年農資價格漲幅較大,所以現在棉價雖然已經不低了,但仍與棉農心理預期價格有一定的差距。”
在談到棉農渴望的預期收益時,魏勇表示,至少在10元/公斤以上。只有達到這個價格才能保障棉農的利益,進而提高棉農的種植積極性。
“訂單模式”棉花未來發展方向
當前,在種植成本高、綜合效益低的前提下,河南省的棉花種植面積不斷縮減,棉花大省地位岌岌可危;另一方面,由于國內外棉花價差巨大,國家高價收儲低價拋儲,使得作為用棉大省的河南也遭遇了棉花糾結之困。而在這種情況下,采用“訂單農業”模式的棉花種植猶如萬花叢中一點綠,顯得格外搶眼。而濮陽市富華棉花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訂單農業”模式的一個典型。
日前,記者到富華棉花農民專業合作社采訪,雖然棉花早已被采摘完畢,但記者依舊能夠想象到“片片棉田、棉絮朵朵”的美麗風景。
“合作社是濮陽市棉麻公司和濮陽市39名種棉大戶于2008年聯合成立的一家棉花農民專業合作社,現已發展棉花種植面積5000多畝,并且與周邊地區的1.53萬戶農戶簽訂了棉花訂單收購合同。
合作社主要是為社員提供棉花種植的生產資料、技術培訓、咨詢服務以及皮棉加工等,并對社員種植的棉花進行收購、包裝、運輸、銷售。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經累計助農增收1.85億元。”濮陽市棉麻公司總經理李穎若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在省會鄭州,一些棉企也在積極參與棉花專業合作社。豫棉集團總經理李進告訴記者:“我們領辦的合作社實施良種繁育,工廠化育苗,機械化移栽,統一田間管理、技術培訓,并通過產銷對接、農商對接發展訂單農業,逐步形成了棉花生產、收購、加工、儲存、銷售的產業鏈,從而成為棉花經營和為農服務的帶動力量。”
記者還從相關方面了解到,目前,除了在濮陽地區,河南省的南陽、商丘以及周口等種棉大市也都在積極探索這種經營模式,以期解決農民種植棉花綜合收益率低的問題。
對此,業內人士紛紛認為,采用“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經營模式,不僅能夠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而且保證了種子品質,極大地推廣了棉花優良品種高產示范種植,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種棉積極性,有助于河南省棉農收益的提高。
“鄭州價格”為棉花市場保駕護航
據了解,早在2010年,鄭州商品交易所全年累計成交金額達61.7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三大商品期貨和期權交易所,在全球農產品價格體系中的分量不斷擴大。“期貨市場具有‘價格發現’的功能,不僅能夠使棉企利用套期保值、幫助規避風險、實現穩健經營,而且有助于引導農民及時調整種植結構、轉移價格風險、穩定種植收入,更能推動我國棉花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現代化,從而維護國家棉花安全。”鄭州商品交易所總經理張凡表示。
日前,鄭州棉花交易市場正式開市,這標志著河南省有了立足中原、輻射全國的現貨棉花電子交易中心。“目前,交易市場已經建立起集交易、交收、融資、物流、監管、配送、信息等為一體的交易平臺。按照發展規劃,未來3~5年可達到100萬至300萬噸的交易規模。屆時,河南省將形成鄭州棉花交易市場‘現貨價格’與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價格’交相呼應的局面,最終形成棉花‘鄭州價格’,成為全國棉花價格的風向標。”鄭州棉花交易市場總經理范國忠表示。
“鄭州棉花現貨電子交易平臺的綜合運用將對河南棉紡織業發展影響深遠、意義重大,將使涉棉產業鏈都能在其中找到利益平衡點,也將進一步提升河南省棉花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我們要利用已有的優勢,為中原乃至全國棉花行業的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李秀明說。
在豐收之后,人們或許會更多地關心作為國家重要戰略物資和農民重要經濟作物的棉花,是否會出現“棉賤傷農、棉貴傷企”現象?今年的棉花又將如何在價格矛盾中尋找平衡點呢?
交售過半棉價與棉農預期有差距
眾所周知,棉花的豐收離不開其生長期的氣象、管理以及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在談及今年河南省棉花收成時,省棉花協會副秘書長魏勇證實了這一點。他告訴記者:“前期的澇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河南省棉花的生長;不過到了關鍵性的后期,天氣較為干燥晴朗,對于河南省棉花的開裂、吐絮很有利。
再加上棉農今年對病蟲害的防治得當,所以河南省今年棉花畝產較上年增加100至200斤,而且質量也大幅提高,纖維短、白度差的僵瓣棉數量明顯減少,這樣自然賣價也就不錯,目前全省一半的棉花都已經交售完畢。”
在國家優質棉基地縣新蔡縣,記者見到了當地種棉大戶王漢成。當問及今年棉花產量的時候,老王告訴記者:“我一共種了差不多10畝棉花,收成很不錯。由于我有著多年種植棉花的習慣和經驗,再加上當地農技部門的技術指導,我家1畝地子棉產量大概在220至300公斤。”
不過,老王告訴記者,由于當前棉價與自己的心理預期有差距,所有自己的棉花只賣了一部分。“我還留了一部分棉花準備等等再賣。”老王說,“我們村很多人的棉花都沒賣完,想等等價錢高了再賣。”
隨后,記者走訪河南省多個棉花主產區發現,由于當前棉價沒有達到農民心理預期,棉農惜售現象十分普遍。
“現在棉花價格大概在每公斤8.3元左右。”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秘書長李秀明說,“由于棉花種植用工量大、勞動強度高、機械化程度低,再加上今年農資價格漲幅較大,所以現在棉價雖然已經不低了,但仍與棉農心理預期價格有一定的差距。”
在談到棉農渴望的預期收益時,魏勇表示,至少在10元/公斤以上。只有達到這個價格才能保障棉農的利益,進而提高棉農的種植積極性。
“訂單模式”棉花未來發展方向
當前,在種植成本高、綜合效益低的前提下,河南省的棉花種植面積不斷縮減,棉花大省地位岌岌可危;另一方面,由于國內外棉花價差巨大,國家高價收儲低價拋儲,使得作為用棉大省的河南也遭遇了棉花糾結之困。而在這種情況下,采用“訂單農業”模式的棉花種植猶如萬花叢中一點綠,顯得格外搶眼。而濮陽市富華棉花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訂單農業”模式的一個典型。
日前,記者到富華棉花農民專業合作社采訪,雖然棉花早已被采摘完畢,但記者依舊能夠想象到“片片棉田、棉絮朵朵”的美麗風景。
“合作社是濮陽市棉麻公司和濮陽市39名種棉大戶于2008年聯合成立的一家棉花農民專業合作社,現已發展棉花種植面積5000多畝,并且與周邊地區的1.53萬戶農戶簽訂了棉花訂單收購合同。
合作社主要是為社員提供棉花種植的生產資料、技術培訓、咨詢服務以及皮棉加工等,并對社員種植的棉花進行收購、包裝、運輸、銷售。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經累計助農增收1.85億元。”濮陽市棉麻公司總經理李穎若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在省會鄭州,一些棉企也在積極參與棉花專業合作社。豫棉集團總經理李進告訴記者:“我們領辦的合作社實施良種繁育,工廠化育苗,機械化移栽,統一田間管理、技術培訓,并通過產銷對接、農商對接發展訂單農業,逐步形成了棉花生產、收購、加工、儲存、銷售的產業鏈,從而成為棉花經營和為農服務的帶動力量。”
記者還從相關方面了解到,目前,除了在濮陽地區,河南省的南陽、商丘以及周口等種棉大市也都在積極探索這種經營模式,以期解決農民種植棉花綜合收益率低的問題。
對此,業內人士紛紛認為,采用“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經營模式,不僅能夠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而且保證了種子品質,極大地推廣了棉花優良品種高產示范種植,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種棉積極性,有助于河南省棉農收益的提高。
“鄭州價格”為棉花市場保駕護航
據了解,早在2010年,鄭州商品交易所全年累計成交金額達61.7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三大商品期貨和期權交易所,在全球農產品價格體系中的分量不斷擴大。“期貨市場具有‘價格發現’的功能,不僅能夠使棉企利用套期保值、幫助規避風險、實現穩健經營,而且有助于引導農民及時調整種植結構、轉移價格風險、穩定種植收入,更能推動我國棉花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現代化,從而維護國家棉花安全。”鄭州商品交易所總經理張凡表示。
日前,鄭州棉花交易市場正式開市,這標志著河南省有了立足中原、輻射全國的現貨棉花電子交易中心。“目前,交易市場已經建立起集交易、交收、融資、物流、監管、配送、信息等為一體的交易平臺。按照發展規劃,未來3~5年可達到100萬至300萬噸的交易規模。屆時,河南省將形成鄭州棉花交易市場‘現貨價格’與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價格’交相呼應的局面,最終形成棉花‘鄭州價格’,成為全國棉花價格的風向標。”鄭州棉花交易市場總經理范國忠表示。
“鄭州棉花現貨電子交易平臺的綜合運用將對河南棉紡織業發展影響深遠、意義重大,將使涉棉產業鏈都能在其中找到利益平衡點,也將進一步提升河南省棉花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我們要利用已有的優勢,為中原乃至全國棉花行業的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李秀明說。
掃一掃,轉到手機閱讀:
回復 234386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