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博物館保護傳承絲綢文化一瞥
2012-12-4
絲綢作為中國國粹之一,記錄了中國紡織業的發展軌跡。種桑、養蠶一直延綿5000多年,今天,蠶絲仍然是最優良的紡織纖維材料,被稱為“纖維皇后”。對絲綢的整理、收集、保護,成為展示中國軟實力的重要一環。
絲綢今天的輝煌,離不開對絲綢昨天的記錄。這方面,中國絲綢博物館做了大量的工作,功不可沒。
20年來,中國絲綢博物館在挖掘中國絲綢文化精髓、搶救中國絲綢文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該館贏得了業內的廣泛尊重和贊譽。記者參加中國絲綢博物館20周年館慶活動,印象最深的是該館在保護、修復絲綢文物方面做出的巨大成就。出土的古代絲織品,多數已經破損。進行修舊如新,還原文物本來的歷史面貌是一項既費時又花錢的事情。
據介紹,修復一件古代絲綢服裝,要3到5個人花費幾個月時間才能完成。而這項工作又是建立在科學保護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的儀器和精湛的技術,實現古代絲綢文物的修復和保護,這是一項博物館的系統工程。為此,中國絲綢博物館先后投資數百萬元,購置國際先進的光譜分析儀、紅外掃描儀、液相色譜儀等設備,并培養了一批專業的文物科技人員和繡工。在他們一針一線的織補下,一件件閃耀著中國古代絲綢文明的絲織品國寶展現在我們面前。館長趙豐在談到該館今后5年的發展目標時表示,中國絲綢博物館已經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行列。今后,他們還將加倍的努力,將絲綢博物館辦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具有絲綢特色的紡織服裝類專題博物館。
保護絲綢文明是為了服務今天。該館繼去年舉辦了穿越時尚回顧展后,今年,又舉辦了“穿越——2012年時尚回顧展”活動,他們收集了國內頂尖服裝設計師的獲獎或原創作品,展示了當今絲綢服飾的發展變化情況。香港理工大學姜綬祥教授的一件絲綢服裝作品,取名“四兩十錢”,姜綬祥向記者介紹說,這件服裝整體重量250克,換算成中國計量單位為五兩,它用納米金屬材料進行鍍膜,由于采用合金材料,憑借良好的反射能力,面料在不同環境、光線下可呈現不同色彩效果,并具有防水、抗靜電的效果。該作品設計風格獨特,可經過不同搭配組合后呈現5種穿法。這件服裝展覽后將捐贈給絲綢博物館,成為館藏的又一件珍品。收集今天,為了明天。中國絲綢博物館通過這樣的舉動,使館藏不斷豐富,2012年該館藏品已達2.3萬余件。
最近,中國絲綢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古建部簽署了《開展乾隆花園絲織品保護和修復的技術指導及項目監理》的協議,與英國國家圖書館SusanWhitfield簽署了IDP國家敦煌項目紡織品部分合作協議,與美國波士頓大學簽署了《絲綢之路出土染料研究》的協議。這一系列協議的簽署完成,標志著該館“十二五”規劃的具體落實工作已經展開。
絲綢的今天猶如一位美麗、成熟的女子,風采依舊迷人。最近,由中國絲綢協會主辦,部分省市絲綢協會、柞蠶繭絲綢分會協辦的“2012全國絲綢創新產品推介活動”正在進行絲綢新產品征集。采用新原料、新工藝、新技術,在創意和設計等方面有創新的產品將成為這次活動主要籌集的對象。據了解,這項活動所征集的產品,包括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企業的產品,獲得“高檔絲綢標志”授權企業的產品,獲得省市級及以上“優質、馳名商標”等產品稱號或通過新產品認定的產品,以及獲得國際性優質獎榮譽或外商直接好評的產品等。
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絲綢行業通過這項有創意的活動,一定能夠推動絲綢企業提升技術水平,創建絲綢名牌,使絲綢產品更具有市場競爭力。記者不禁設想,這些被征集的絲綢新產品,不光要在行業內推廣,更要讓它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妨把它們放到中國絲綢博物館里作進一步展覽、推介,讓昨天的絲綢在今天呈現出更加絢麗多姿的色彩。
絲綢今天的輝煌,離不開對絲綢昨天的記錄。這方面,中國絲綢博物館做了大量的工作,功不可沒。
20年來,中國絲綢博物館在挖掘中國絲綢文化精髓、搶救中國絲綢文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該館贏得了業內的廣泛尊重和贊譽。記者參加中國絲綢博物館20周年館慶活動,印象最深的是該館在保護、修復絲綢文物方面做出的巨大成就。出土的古代絲織品,多數已經破損。進行修舊如新,還原文物本來的歷史面貌是一項既費時又花錢的事情。
據介紹,修復一件古代絲綢服裝,要3到5個人花費幾個月時間才能完成。而這項工作又是建立在科學保護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的儀器和精湛的技術,實現古代絲綢文物的修復和保護,這是一項博物館的系統工程。為此,中國絲綢博物館先后投資數百萬元,購置國際先進的光譜分析儀、紅外掃描儀、液相色譜儀等設備,并培養了一批專業的文物科技人員和繡工。在他們一針一線的織補下,一件件閃耀著中國古代絲綢文明的絲織品國寶展現在我們面前。館長趙豐在談到該館今后5年的發展目標時表示,中國絲綢博物館已經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行列。今后,他們還將加倍的努力,將絲綢博物館辦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具有絲綢特色的紡織服裝類專題博物館。
保護絲綢文明是為了服務今天。該館繼去年舉辦了穿越時尚回顧展后,今年,又舉辦了“穿越——2012年時尚回顧展”活動,他們收集了國內頂尖服裝設計師的獲獎或原創作品,展示了當今絲綢服飾的發展變化情況。香港理工大學姜綬祥教授的一件絲綢服裝作品,取名“四兩十錢”,姜綬祥向記者介紹說,這件服裝整體重量250克,換算成中國計量單位為五兩,它用納米金屬材料進行鍍膜,由于采用合金材料,憑借良好的反射能力,面料在不同環境、光線下可呈現不同色彩效果,并具有防水、抗靜電的效果。該作品設計風格獨特,可經過不同搭配組合后呈現5種穿法。這件服裝展覽后將捐贈給絲綢博物館,成為館藏的又一件珍品。收集今天,為了明天。中國絲綢博物館通過這樣的舉動,使館藏不斷豐富,2012年該館藏品已達2.3萬余件。
最近,中國絲綢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古建部簽署了《開展乾隆花園絲織品保護和修復的技術指導及項目監理》的協議,與英國國家圖書館SusanWhitfield簽署了IDP國家敦煌項目紡織品部分合作協議,與美國波士頓大學簽署了《絲綢之路出土染料研究》的協議。這一系列協議的簽署完成,標志著該館“十二五”規劃的具體落實工作已經展開。
絲綢的今天猶如一位美麗、成熟的女子,風采依舊迷人。最近,由中國絲綢協會主辦,部分省市絲綢協會、柞蠶繭絲綢分會協辦的“2012全國絲綢創新產品推介活動”正在進行絲綢新產品征集。采用新原料、新工藝、新技術,在創意和設計等方面有創新的產品將成為這次活動主要籌集的對象。據了解,這項活動所征集的產品,包括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企業的產品,獲得“高檔絲綢標志”授權企業的產品,獲得省市級及以上“優質、馳名商標”等產品稱號或通過新產品認定的產品,以及獲得國際性優質獎榮譽或外商直接好評的產品等。
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絲綢行業通過這項有創意的活動,一定能夠推動絲綢企業提升技術水平,創建絲綢名牌,使絲綢產品更具有市場競爭力。記者不禁設想,這些被征集的絲綢新產品,不光要在行業內推廣,更要讓它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妨把它們放到中國絲綢博物館里作進一步展覽、推介,讓昨天的絲綢在今天呈現出更加絢麗多姿的色彩。
掃一掃,轉到手機閱讀:
回復 235034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